SERVICE PHONE
1826388999发布时间:2024-11-30 00:34:20 点击量:
你生活的灵光就是我们城市的解药番茄、橡皮艇、放大镜、小黄鸭……11月22日,成都麓镇,ARCH SPACE前的山顶广场上贴满了直径两三米的巨型贴纸。晨光中,一群小朋友在圆圆的“番茄”上跑跳,俯身“握”着地面上的麦克风大声歌唱。过了一会儿,一群爷爷、婆婆绕着“城市的100个怎么办”展板锻炼身体。一位成都嬢嬢大声念出了光谱词典的内容:“送野生动物回家的桥、不用排队的女厕所”
午后,ARCH SPACE内,光线暗下来,彩色回形针元素的投影在穹顶上流动,随着音乐响起,身着红黄蓝绿各色衣服的8位演员跃上台前,他们在滑滑板、舞蹈、“放生”气球、推开“不存在”的门……他们用跳脱和俏皮,用“川普”口音的独白演绎日常。
这是第二届三联人文城市季的现场,由艺术家小珂和子涵带来的当代剧场全新作品《巴巴适适的生活》。
生活,是一个动词;“巴适”,是一种哲学。这不是一次传统的演出,小珂和子涵联合本地素人及演员创作。真实的成都现场,被浓缩在30分钟里,视觉、味觉和听觉,各个短篇穿起了立体的城市样貌。
2024年11月,第二届三联人文城市季再度落地成都,延续了过往几届人文城市季/奖的传统。从“重建联结”到“跨越边界”,从“流动的公共”到今年的“发明生活”,三联人文城市奖和人文城市季每年都在追问:城市如何更好地回应人们的情感与需求?这些主题连接着社区、公共空间与数字生活,描绘出城市中的人文脉络。
今年,第二届人文城市季以“发明生活”为题,聚焦于日常,捕捉每一个鲜活的案例和细节,试图从中找到生活的答案,也找到城市的未来。
从11月1日开始,直到12月10日,我们邀请多位城市规划专家、文化学者、艺术家汇聚成都,开展“城市的100个怎么办”主题展览、五场马拉松圆桌、当代剧场演出及一系列在地共创活动。从不同角度去寻找城市怎么办的答案。
“这几年我在成都来来去去,我看见了绿道,我看见了跑步的人,我看见了骑单车的去骑行的年轻人,我还看到了太古里,看到了麓湖,还有源野,生机勃勃,热气腾腾。在这里没有我们想象的线上和线下的区别,我们的真实生活如此热热闹闹。”
11月22日,在第二届人文城市季启动仪式上,三联生活传媒总经理、《三联生活周刊》主编李鸿谷在致辞中也谈到成都在今天中国城市中的“样本”意义。
这座拥有2140万人口的超大城市,是中国除直辖市外唯一突破2000万人口的城市,也是年轻人集聚的热土,14~35岁的青年人口占比接近三分之一。他们不仅热气腾腾地“发明生活”,还通过AI制造、新能源汽车等前沿产业的实践为这片土地注入新活力。
这座包含人文精神城市,人与环境、个体与集体、传统与科技、文化与经济——它们交织成生活的多样维度,这也是当代剧场《巴巴适适的生活》希望传达的“成都味”。
在成都招募的素人演员们,提出了生活的诸多“问题”。短短的几天时间,小珂和子涵发现和整合九位演员九个维度。“转念”被运用在创作转化中:对于自己的生活,不必逃避,也不追求唯一解答。
演出中有一段趣味横生的“抢椅子”环节:日常的游戏与跳动的生活节奏“走起来!”凭借着本能开门,寻找自己的生活路径,彰显了一种积极探索生活的热情和好奇心:奔跑、穿梭在成都的千百万扇门中,一句地道的川音“不存在”,构成了四川人的乐观精神和日常哲学。
如李鸿谷所说,“发明生活的背后,是创造世界的另一种可能。”成都作为当代城市样本所表现的活力与潜力也成为三联人文城市季在此落地的重要土壤,成为我们观察生活的一个窗口。
“总有朋友问,生活还需要发明吗?我们不就在生活里吗?我想请大家思考一下,你会不会留意我们城市里的小问题,有没有想过解决它的办法?我们为什么走路时总会被绊倒?为什么女厕所总排那么长的队?为什么骑手不能方便地进入小区……如今我们在一个快速的城市化的转型的过程中,这个过程中,需要每个人从被动的城市使用者转为一个更主动的城市参与者。”
三联人文城市季总策划、三联人文城市&三联中读执行总编辑贾冬婷道出了“发明生活”的意涵——从生活中看似细小的难题出发,联结出城市系统改进的蓝图。“将个体的视角汇聚为群体的行动,可以让城市的每个角落都充满被重新设计的可能性。”
2024年,三联人文城市团队建立了一个以人在城市中的行为和需求为核心的人文城市评价体系,邀请50位共创人提炼出100个具有人文特质的词条,梳理出100个具体可感的案例,涉及从衣食住行,到养老、生态、教育等16个领域,汇编成《城市的100个怎么办》光谱词典。
“每一个人的生活都在庞大的水面上激起一圈圈涟漪,从家到社区到街道再到城市,就形成了一个人城市生活的坐标。在一个个的涟漪的交汇的地方,是我们对于人文城市的共同的期待。”
围绕“发明生活”的主题,五组不同背景的嘉宾展开了五场马拉松圆桌讨论。圆桌被设计成一个开放的半圆,桌面边界和地面连续蜿蜒的弧线无缝衔接,串联起场内的听众们。“马拉松”,顾名思义,这是一场总计10小时的脑力激荡。圆桌由一位嘉宾的演讲开始,随后主持人抛出问题,将讨论引向对谈环节。
每一场圆桌都是一个连环的输出,从一个问题切入,不断推高和延展,形成头脑风暴的长跑现场。场与场之间交织互动,既独立成章,也共同组成了一次关于城市与生活的连续对话与激发之旅。
社区是什么?它是一个物理空间还是一种精神连接?它是解决孤独的良方,还是不必要的累赘?这是Mapping工作坊创始人、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何志森在第一场马拉松圆桌「游牧时代,为什么还需要社区?」演讲中首先抛出的问题。
何志森提到了美国画家爱德华霍普的名作《自助餐厅的阳光(Sunlight in a Cafeteria)》。画中,两个人相邻而坐,却没有交流,孤独感在沉默中蔓延。
这是典型现代城市生活场景所“独创”的孤独。如果社区真的能治愈孤独,那一定是因为它给予了我们一个和画中不一样的空间,这个空间是一群有差异性并且真正被看见的人,是他们共同生活和平等参与出来的,社区的意义正是让每一个人都融入到社会中。
在谈环节中,钥匙玩校创办人、好奇学习社区创办人池晓认为,“社区是一种生活方式的共同体。它像一个学校一样,当传统的高中生都在内卷竞争中拼得你死我活的时候,‘好奇学习社区’在给他们提供新的生活方式,你也可以看看别人在怎样生活。”
社区是一种心理保障,这是CCC成都社群大会联合发起人褚云的想法。褚云分享了麓湖社区的经验:“我在里面认识了很多邻居朋友,大家经常串门……通过这种社区生活,我觉得我变成了一个可能更好的自己。”社区的意义,不在于让所有人亲密无间,而是让每个人知道自己在需要的时候,可以找到支撑。
社区给了我们什么?在重庆黄桷坪,码头工人退居街角,变成“棒棒”,他们闲下来时就搬张板凳聚在街头下棋。慢慢地,这些临时的棋局逐渐有了变化——棒棒们找到固定的避雨场所,用石子在水泥墩上画出棋盘,后来又把棋盘涂上颜色。这是四川美术学院公共艺术学院教师、“意外重庆”联合发起人岳阳的观察。微小的互动,简单的改变,不是城市更新的宏大设计,却是一个社区最自然的表达。
何志森回忆起自己在澳洲时,房东每天都会要求他敲隔壁老奶奶的门问候她。那一是个转折点,让何志森意识到所谓“看见他人”的重要性。“要关注你身边的人,从你身边的人开始关心你的邻居,关心你小区楼下的保洁阿姨、环卫工人、保安,关注你身边那一些内向的人,那些不爱发表声音的人”。社区的构建需要时间、包容性,最重要的是“不要做很多东西去迎合你想象的需求”,而是体验和感受他人的需求。
由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董晨宇带来的第二场马拉松圆桌「超越经验,被互联网塑造的Z世代」的演讲,让人感觉像在听一场“互联网情感观察课”。
他讲到,Z世代正在经历一种亲密关系的重塑:从线下朋友的‘搭子文化’,到线上直播即时陪伴,再到与AI和数字人建立关系,这代人正在重新定义爱与连接。
对谈讨论从互联网的影响出发,直面技术对人际关系的塑造。北京城市象限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北京社区研究中心主任茅明睿反驳了“互联网让人孤独”的观点。“我们这一代是数字移民,可以怀念过去,但他们是原住民,他们的生活从来没有离开过技术。”试图用中年人的思维模式去教育年轻人,是一种“爹味”的表现。“如果不能用他们的语言和逻辑沟通,反而会加深代际之间的距离。”
“问题不在于技术,而在于我们如何与之相处。”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副教授王小伟描述了互联网如何重新定义了亲密关系——从比邻若天涯的距离感,到天涯若比邻的即时性。
跳海酒馆联合创始人随易分享了酒馆实践中的观察:“年轻人在寻找的是一种自主性。”他谈到,互联网与线下场景并非对立,而是互为补充。Z世代需要的是既能随时在线,又能选择性下线的环境。
董晨宇举了一个例子:2016年,美国社交媒体Reddit开始被视为加剧社会的主要平台,但研究发现,问题的根源其实更复杂。“是Reddit让美国,还是美国人用Reddit表达?”
按董晨宇的说法,“互联网是一个不断变动的世界,答案在于我们如何使用它。”技术和现实之间并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只要人类还有讲故事和创造联结的能力,我们就能在这个复杂的世界中找到平衡。
第三场圆桌「城市里的每一个人:“不抛弃,不放弃”」由成都过载喜剧演员、外卖骑手蔡师傅(蔡卓毅)的演讲开始。
外卖工作不仅是蔡师傅的生计,也是他了解这座城市的一种方式。“只有送外卖,你才能更多地和城市里的人接触,去发现这座城市的好。”在一个深夜订单送餐时,陌生人用一声“好造孽”(好辛苦)所表达的关怀,让他在夜幕下感受到成都的“人情味”,而人与城市的联系往往从这些微小的点滴开始。
从小事入手,发现那些“城市中被忽略的角落”,这一点也在随后的对谈中被嘉宾们屡屡提到。“很多路口为了让车快速通行,会让行人绕行好几次才能到对面。”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研究院副院长李迪华说到,但城市的核心应该是为人服务,而非为车服务。
A4美术馆馆长、iSTART儿童艺术节发起人孙莉提到,许多公共空间本可以服务更多的市民,但因为缺乏文化内容的植入,反而被荒废。“比如儿童艺术节,恰恰是通过艺术教育,赋予了公共空间新的生命力。”她相信,我们可以用文化活动把更多的人聚起来,让更多人发现这些空间的潜力。
北京安哲建筑创始人、乡村建设实践者王求安王求安从城乡结合的角度讲到,不只是城市中心,城乡接壤的区域也有巨大的改善空间。作为被遗留在城市核心区的特殊空间,城中村的村民们为了争取拆迁补偿,搭起简易的彩钢棚,却不得不在“白天开灯、雨天内涝”的环境中熬过几十年。“他们的建房自由被拆迁政策剥夺了。”城中村的密度虽然低,但空间潜力巨大,他相信,通过村民自建、自管,这些地方依然可以焕发出新的活力。
无论是外卖骑手的效率,还是儿童的游戏空间,这些问题背后都指向同一个核心:城市需要包容多样化的需求,真正让每个人都被看见、被支持。
不花一分钱,也能过一个充实的周末吗?“不花钱过周末”项目发起人陈菱怡用一个简单的提问开启第四场圆桌「如何给一条街道“充电”」。“我相信人们都有酣畅淋漓的生命体验,而它本身就和消费无关。”2022年,她和团队发起的“走地鸡”计划,在街道上举办开放麦、用废弃材料做艺术工作坊,还尝试发掘城市中的“无用之美”。街道,不只是路过的地方,它可以是创造生活的场所。
对谈中,吾恣室内合唱团团长、音乐总监邓东伟提到,自己在贵州的小城市长大,直到来到成都,他才开始真正理解街道的意义。他描述九眼桥的音乐街区:“你不需要看地图,只要看到一群背乐器的人,你就知道自己置身于音乐街道。”对他来说,街道不仅是物理的场所,更是文化气质的呈现。
“我们说路,是为了去往某个地方;而街道,是人可以驻足、漫游、发现的地方。”陈菱怡认为,好的街道是超越功能性的。它有未被命名的细节,让人感觉“有活人住在这里”,这种由时间和人共同塑造的空间才是街道的精髓。
作家、译者btr分享了他加入“垃圾微信群”的经历,这个由艺术家发起的群组记录并分享城市中的“垃圾”照片。在他看来,这些所谓的垃圾有时更像“路边的雕塑”或“涂鸦”,一种独特艺术表达。街道之所以特别,是因为它能容纳这些与众不同的东西,让每个人都可以找到属于自己的意义。
怎么激发街道的活力?交通与发展政策研究所(美国)东亚区首席代表刘岱宗提到巴塞罗那的“超级街区”项目,通过限制机动车进入,创造出儿童友好、充满绿意的街道环境。
“只是停车或者行车这种非常单一的功能,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面,这个地区就是衰败的”,我们需要把街道还给人,人们应该有权决定街道长什么样子,想做什么活动。这种自由才是街道真正的生命力。
“北漂”沈从文,在北海公园被误认成了流氓——中山大学中文系副教授、《公园北京》的作者林峥从一段文学记忆开始,带着听众走进第五场圆桌「城市怎么更“长寿”」。
她讲到,公园作为城市中最典型的自上而下规划的空间,曾以统一的景观和秩序感定义了人们的公共生活。但当她离开公园,走进珠三角的城中村,发现了另一种活力。
“城中村既是城市的不确定性,也是城市的可能性,它既是边缘的、杂糅的、混乱的,甚至是地下的,但同时又是包容的、多元的、野蛮生长乃至生气淋漓的,所以我觉得城中村象征了某种民间自下而上的自我组织的力量。”在那里,不是设计师和规划者在操控空间,而是每一个人通过自己的生活方式不断重塑环境。
对谈中,OPEN建筑事务所创始合伙人李虎把大家带入到他对当代大都市的观察中。“二战之前的纽约就开始创建了一些住房政策,来保证低收入的人可以有生存的空间,这些空间今天被房地产开发慢慢被蚕食掉了,政策的改变,导致大城市的中心都变成了豪宅。”他提醒,在只关注经济效率、整个的居住空间的规划都受市场主导的话,势必造们居住不起,进而让城市失去多样性与活力。
一座接近理想的未来城市是什么样?是天上飞的汽车还是玻璃罩里的房子?在腾讯视频副总编李伦看来,这些都不是,“我的大大小小的纠结和贪婪、恐惧和温情,都不是在一个孤独的角落,独自经历,我觉得那个城市会好一点”,我们能是自己生活的掌控者,公共生活的参与者。
如何用自下而上的力量,让城市保持活力?植南门市部联合创始人庄明昱从人与植物的城市共生给出她的答案:“我们常常忽视城市里的植物。每天上下班路过的树、街角的景观植物,或许早已习以为常、视而不见。但植物也是生命,它们与人类共同栖息于城市中。或许,我们可以把植物也视为城市的市民,像我们一样,共同构成这座城市的生命力。”
扎马尾辫的小女孩站在比她还高的番茄浮雕前,手指轻轻戳戳番茄,再闻闻,好奇这是什么材质做成的,会不会染色在手指上。在她身后,还有很多出现在地铁立柱、墙上的浮雕图案,松鼠、鸽子、红绿灯、回形针……
在东郊记忆地铁站,一场给城市“+1㎡”的展览吸引了许多刚走下地铁的路人。墙上的浮雕是展览“城市的100个怎么办”在地铁分展场中设置的装置,启发大家关注生活中的许多小细节和小问题。
成都市土地面积约14335平方千米,在㎡里多1㎡,驻足其间,赶路时停留1min能让我们发现一个问题,再用1min,绕到问题的背面,你还能找到一个答案。“这个地铁站的人,为什么喜欢在台阶上反复走?”墙上的一个问题这样写着,背面的答案是,原来是因为地铁站的台阶是黑白琴键组成的巨型钢琴,行人迈开腿,就能触发红外线,点亮灯光,响起旋律。
在成都,生活的艺术随处可见。一位在地铁站工作的阿姨,说她最喜欢大白菜的浮雕图案,因为她在家里也种菜,“我们就喜欢和生活相关的这些文化。”
一位穿着灰色外套的年轻女孩路过,驻足在卡片墙前面,仔细阅读,她说自己最喜欢“‘随机应变’的信号灯”这个点子,“因为每次骑车上班,遇到红灯就怕迟到,总是希望前面漫长的红灯能够变绿灯。”
11月1日至12月10日,第二届三联人文城市季展览“城市的100个怎么办”在成都A4美术馆举办,通过构建一个虚拟城市,用艺术装置和互动展品来呈现100个与城市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
从难寻的早餐店、变迁的菜市场,到公共厕所的卫生问题,100个问题覆盖了衣食住行、生态环保等多个领域,每一个细节都反映了城市居民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对现实问题的关切。
展览的一大亮点是问题广场的互动装置。观众可以通过按下按钮获取扭蛋,写下自己对城市问题的看法或解决方案,并将这些想法投入喷泉装置,象征着每个人对城市改变的贡献。
11月22日-12月15日,“城市的100个怎么办”开启了地铁分展场,在成都地铁8号线东郊记忆站,举办一场别具匠心的快闪展览——“让城市多1㎡”,邀请市民在繁忙的通勤途中驻足,发现城市生活的无限可能。
本届三联人文城市季还与首席内容合作平台抖音艺术合作,联动三位艺术博主,进一步扩大了这场城市探索的边界。
博主@肥猫天使与“一介巷子里”共同呈现展览《冬日向春》,以治愈的笔触为这个冬日带来温暖。
编织艺术家@夏昕为本次三联人文城市季带来的作品,是一个1.9米高的彩色椅子——特别定制的编织装置《艺起来坐坐》,立在arc space的大门口,吸引了许多人的关注和触摸。11月21日下午,她也开启了“编织多一种生活”工作坊,邀请公众体验编织的乐趣。
生活中总会遭遇一些小小的不方便,但也总有人在想办法,做出小的行动,打破常规。例如很多的居民广场上,居民们自发将废旧沙发摆在空地,柔软舒适的座椅改善了原本冰冷坚硬的铁质长凳,很多老人来到这里,聚在一起聊天休息,形成一个小小的社交区。
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对生活有心的年轻人将成都这些城市瞬间记录下来,一场摄影展将他们的作品展示了出来。从11月18日到30日,第二届三联人文城市季系列活动之一、快闪摄影展“生活发明家”,陈列在跳海Park(东郊记忆店)的二楼。
以“城市:想想办法吧”为主题,今年的三联人文城市季与成都深度共创,联动了包括A4美术馆、东郊记忆地铁站、跳海Park、野梨树书店、院子文化创意园、白夜花神诗空间、一苇书坊、小酒馆、一介巷子里、野狗商店、此地CyPARK在内的11家在地机构和品牌,共同发起了一场名为“朋友们的串门计划”互动活动,邀请成都的居民走出家门,去探索城市的每一个角落。
在这场城市探索的旅程中,跳海Park(东郊记忆店)成为了一个亮点。除了摄影展,11月24日晚,在“跳海”,还有一场名为“想想办法吧”的故事开放麦,汇聚了这座城市中普通人的不普通“办法”。成都市民的讲述,让我们窥见了这座城市的另一面。
喜剧演员蔡师傅,用他的表演展现了灵活就业的智慧与无奈。自称从来不会喝酒却夜夜在酒吧守夜的酒馆负责人雨柔,则分享了跳海的一些人和事,带观众探访成都夜晚的另一面。
志愿者Vivi面对的问题,是大丰街道接近一万名的流动儿童,去哪里看书?微澜图书馆在他们就读的学校开办图书馆,首批提供1500~2000册优质适宜的图书,通过志愿者持续参与和持续增加馆藏,在他们身边开设一个“活”的图书馆。
为800万地铁乘客服务的地铁工作人员、地铁企业文化大使黄子为每天会收到来自地铁乘客的形形色色的奇怪提问。他用幽默诙谐的方式,讲述自己的成长故事,也见证了这座城市的变迁J9九游会官网。
现场,女性维修团队“强记女工”的创办人加加大也来了。她解决的是城市女生们想要自己动手做维修的问题。她在段子里说,很多女生都有提升自己动手能力的需求,她基于此为她们提供电工培训。女孩们从写字楼白领变身维修工人,解决换灯泡、通马桶这些小问题之后,她们感觉对自己的生活更有掌控力了。
由己及人,她们还联动社区,投放共享工具箱,为大家提供电钻、螺丝刀,鼓励大家自己动手解决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
“成都的老社区就像一颗凝结在时间里的琥珀,可以在里面找到老成都人的生活样态。”接下来上场的是胡鹏,一位职业街溜子、老成都市民,用细致生动的描绘,带给观众沉浸在老成都的巷弄时光记忆。
朝九晚十的体制内工作者小洋芋,在这里完成了开放麦首秀,希望以脱口秀的轻松形式,借由身边发生的案例出发,呼吁永远年轻的勇气、好奇和创意,去重新发明生活。她调侃了自己北漂读书时,隔间放不下桌椅的经历,从个人经历出发,探讨能为想要书房的年轻人做些什么,介绍了城市“金角银边”建设的“留灯书屋”等公共服务项目。分享从需求出发,去发现、发明更好的生活样板的体验。
分享者们的故事平凡而真挚,背后蕴藏着他们对生活的理解和对问题的独特解答。他们用自己的方式,为这座城市增添了色彩,让成都的夜晚更加璀璨,让这座城市的每一个角落都充满了故事。
脱口秀演员王小利说,从街头小店到人生百态,是这些略带荒诞感、却充满烟火气的温暖,治愈了她。在待业、有些灰心丧气的日子里,她总会坐在公园等日落,看到太阳一点一点落下去,天空从金色变成红色,最后变成粉红色,华灯初上,夜晚的成都正在一点点苏醒,她也感到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