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RVICE PHONE
1826388999发布时间:2024-12-04 00:51:07 点击量:
J9九游会真人游戏第一品牌山西明代鼓楼被拆建筑遗产到底该如何保护?据红星新闻近期报道:“9月20日,古建筑画家连达在社交平台发文称,山西省霍州市退沙村一处明代鼓楼在今年被拆除,此事引发众多古建筑爱好者的关注。”
明代鼓楼化身瓦砾之地,一时间在网络上引起众多关注和讨论。为此,红星新闻特意联系到霍州市文化旅游局工作人员。对方表示:“鼓楼并非被拆除,而是进行修复”。因鼓楼出现了地基下沉情况,墙体出现裂缝,有倾倒风险,专家建议“必须落架(修复),先把上面的木结构全部拆下来,把地基先修好,然后再把木件搭上去,这属于修复工程”。
广大网友的关注、转帖,以及媒体对此事的采访、追踪,无不凸显一件事:人们对建筑遗产的保护意识日益增强。保护建筑遗产,是传承中华文化、振兴民族复兴的重要环节。
其实建筑遗产的保护与修复,一直以来,都是上至国家下至百姓各方关心的焦点。 对其概念的理解,也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内涵与核心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是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而变化的。
“从个别保护到整体保护,再到可持续保护;从对有形属性的保护发展到无形属性也受保护;保护的尺度从遗产文物本身发展至景观,再到生态,涵盖越来越全面的价值保护;从静态到动态的修复保护……”
浴火重生——巴黎圣母院增强现实沉浸式展览,观众通过数字技术穿越时空走进圣母院前世今生。图源:chnmuseum
现如今,更多现代科学关键技术与新材料亦参与至这一领域,多技术交叉、多学科协同工作,激光扫描、数字技术,各类检测与评估,为建筑遗产保护提供全新方式。虽然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相信人类肩上的责任与使命,将不断促成老建筑“持续发光”。
对建筑遗产的识别、修复与保护,不仅仅是为了保护过去的建筑,更是一份源自集体文化认同的在地感和自豪感。
通常认为建筑遗产保护理论起源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在十八世纪末至十九世纪中叶,欧洲形成了不同流派,各持不同观点。
维欧勒·勒·杜克是“风格派修复”的代表,他主持的巴黎圣母院重修工程是其理想主义修缮的重要作品。风格派在实施修复时会根据主观判断,拆旧加新。例如,52只怪兽雕像装饰就来自他的个性化调整。
怪兽雕像装饰体现了19世纪中期的人们对象征主义和幻想中世纪的迷恋,但它们是维欧勒·勒·杜克的个性化添加调整 图源: Books.fr
以约翰·罗斯金(John Ruskin)和威廉·莫里斯(William Morris)为代表的理论家则倡导“反修复运动”,反对将历史建筑或文物古迹修复至完整状态。
约翰·罗斯金的著作《建筑的七盏灯》重点阐述了对古建筑原始结构的严格尊重。受此观念影响,许多英国学者推崇“废墟之美”,最大限度地尊重历史,反对一切修复行为,走向了过度保守的极端。
1964年,《威尼斯宪章》的确定成为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文献,明确了历史古迹的定义,将古迹所处的环境保护也纳入范畴,保护单个建筑或建筑群的做法也扩展至其所包含的独特文明环境。将建筑遗产保护提升至更加宏观的层面。
《威尼斯宪章》之后,建筑遗产保护进入观念飞速发展的时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布了越来越多的公约、建议书与宣言,成为纲领性和指导性文件。2000年之后,文件数量不断增长,其中2003年颁布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和2005年颁布的《保护和促进文化表现形式多样性公约》更强调了文化对社会和谐的重要性,不仅要保护和保障人类遗产,还要颂扬文化表现形式的多样性。
“在全新的时代背景和观念下,建筑遗产保护有哪些新实践?一起来看各国专家与建筑师如何活化建筑遗产,传承千年文脉。”
建筑遗产会在自然或人为因素中受到损害或损毁,数字化领域的研究对建筑遗产保护与传承帮助很大,能够延长其“生命周期”。数字摄影、三维信息获取、AR、VR等数字化技术越来越多地引入该领域,形成一种可靠且有效的方法,让濒临危险的建筑得到更加多元的保护与利用。
Refik Anadol 为巴特洛之家高迪立方体设计 “高迪的心灵 ”,数字技术为揭示建筑遗产提供了强有力的创新方式,传达建筑大师作品精髓,让人们在模拟和数字工具中感受愉悦 ©Casa Batlló/Claudia Mauriño
2023年,法国凡尔赛宫迎来400周年庆典,一系列的纪念活动在全球展开。其中,画廊展厅采用VR、3D等技术再现凡尔赛宫消失的遗迹,还有大量数字影像让人们一睹昔日文化遗产的风采。
2019年,法国巴黎圣母院发生火灾,整座建筑损毁严重。在修复过程中,以利维奥·德·卢卡(Livio De Luca)为首,集合了各国各领域专家的国际联盟,利用数字制图,可视化软件,虚拟现实和云计算领域的最新技术,创造虚拟孪生的圣母院。
技术的革新让我们跨越物理障碍,更轻松地接近全世界范围内的建筑遗产和各类文化历史。虚拟现实VR博物馆、遗址的三维重建以及身临其境的增强现实(AR)体验为人们提供了不同以往的创新接触方式,使大家能够以无法想象的方式与遥远的文脉建立联系。
巴特罗之家(Casa Batlló)是位于巴塞罗那的世界遗产,由西班牙传奇建筑师高迪设计,以造型怪异而闻名于世。近年来,通过整合AR和VR等工具,拥抱技术进步,参观者利用iPad等工具可以通过数字技术,近距离观察场景复原及花纹图样,激发更多情感共鸣。
随着时代进步发展,人们意识到城市发展是客观事实,历史名城及建筑遗产的保护和更新发展之间的冲突矛盾,需要平衡和谐的解决方式。城市发展应充分考虑并尊重历史文化遗产,遵循科学保护、创新利用与可持续发展指导原则,才能让老建筑焕发新生J9九游会真人游戏第一品牌,持续推进城市进步。
建筑文化遗产对气候变化很敏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24年初公布的数据显示,全球六分之一的文化遗产受到气候变化的威胁。西班牙莫雷拉城堡的修复案例,为大家示范了建筑遗产应对气候挑战的有效手段。
莫雷拉是建于中世纪的一个西班牙小镇,棕的民居傍山而建,历史悠久的莫雷拉城堡建于14世纪,就坐落在山顶之上,见证了无数西班牙历史。
年深日久的雨水侵蚀令城墙伤痕累累,城墙结构也受到严重威胁。Carquero Arquitectura担任本次建筑设计,他们仔细移除了卡洛斯战争时期的填料,展现出建筑原有的形状,这更加利于防水和系统收集雨水;还重点改善了雨水收集系统,让罪魁祸首——雨水,分散流至道路和管道,并径直进入护城河。
长城,是我国乃至世界最重要的文化资源之一,这座古老的宝藏在新时代也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研究院、北京林业大学对258公里长的大同古长城遗址走廊进行了总体规划,通过修复生态和建立风景区来实现古长城的复兴。
长城复兴 – 中国山西大同古长城文化遗址走廊 / 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研究院 + 北京林业大学 图源: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研究院 + 北京林业大学
长城复兴 – 中国山西大同古长城文化遗址走廊 / 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研究院 + 北京林业大学 图源: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研究院 + 北京林业大学
团队在核心保护区以北100米至500米内的区域内进行生态修复。使用GIS信息模型确定生态敏感区,同时结合遗产保护的影响因素,进一步缩小补救范围。以当地的原生植被群落为蓝图,针对五类生态敏感区的自然特征制定了预定义的种植匹配模型,同时建立了低维护成本的植被群落,并为濒危物种提供了栖息地。
长城复兴 – 中国山西大同古长城文化遗址走廊 / 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研究院 + 北京林业大学 图源: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研究院 + 北京林业大学
该项目荣获2019 ASLA 分析与规划类荣誉奖,根植于当地自然景观,着眼于大规模生态修复;重新建立风景名胜区,促进旅游发展,并在社区中复兴整个古长城区域。
建筑遗产再利用不仅能保护和传承历史文化,还能推动当地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近期最令人瞩目的案例来自2024巴黎奥运会各类场馆的更新利用。
巴黎大皇宫最初是为1900年世界博览会而建,经过百年的岁月洗礼,其修复与更新被提上日程。法国建筑事务所 Chatillon Architectes 依据档案图纸和文件,在修复的同时,改善建筑的公共性,增加自然采光,并将宫殿与周边城市环境重新建立连接。
始建于19世纪70年代的英国Bromley-By-Bow 煤气厂,拥有全球最大规模的维多利亚煤气罐群。近年,RSHP 为其量身定制了改造提案,将这些煤气罐群重新建构为一个提供高质量住宅建筑的综合开发项目。
该项目将建筑遗产改造为混合功能之用,并为人们提供适应性住房;除此之外,还规划路可灵活使用的商业和社区空间,包括公共开放空间和新的河滨公园。一个在二战中被摧毁的煤气罐基址被保留并改造为中央水景,而重新安置的4号煤气罐的基础结构被设计为一个社区中心,可举办各种活动以激活公共空间。
Het Predikheren是一座位于比利时、巴洛克风格的修道院,始建于1650年。19和20世纪时,它被用于军事所需,并在1975年遭到遗弃。建筑师经过修复和更新,成功将其转化为一座城市图书馆。
建筑师在修复更新过程中,尊重建筑的既有外形。不论是在空间设计、技术设备的置入,还是结构的适当加固,建筑师都有意保护并进一步强调它的既有特征。该建筑有一个清晰的外环结构,内部嵌入了多功能空间:内环回廊、庭院、阁楼和教堂。
如今,地面层包含了入口、餐厅、咖啡厅和公共功能空间,内回廊处的原修道院图书馆转变为古籍室,阁楼变身为儿童专属图书馆,庭院则成为室外舞台,为活动举办提供了场所。
建筑遗产的再利用可以通过将其改造成为文化艺术中心、博物馆、画廊等文化设施,促进文化产业发展,吸引更多游客和艺术爱好者前来参观,推动香港产业链优化;建筑遗产再利用也可以改建为酒店、民宿和商业综合体,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激发独特历史文化魅力;同时,也可以通过保护和修复建筑遗产,确保其在现代社会可持续发展。无论哪一种方式,都为古建筑迎来“新生”。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中指出:世界遗产是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管理的国际公约法律保护的地标或区域。这些遗产因具有文化、历史、科学或其他形式的意义而被指定。
建筑遗产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建筑遗产的灵魂。建筑遗产与文化之间的深刻联系贯穿于建筑的每个细节,不同建筑遗产都为世界建筑史贡献了独一无二的精髓。
2024年7月,“北京中轴线”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全长7.8公里、世界上最长的城市轴线,纵贯北京老城南北,始建于13世纪,形成于16世纪。古代皇家宫苑建筑、古代皇家祭祀建筑、古代城市管理设施、国家礼仪和公共建筑以及居中道路遗存等分布其间。
北京中轴线是中国现存最为完整的传统都城中轴线建筑群,体现了中华文明所秉持的“中”“和”哲学理念 图源: 央视新闻
守护北京中轴线的意义不仅仅是守护建筑遗产,那些古建筑的细腻与辉煌,从飞檐翘角到雕梁画栋,无不透露着历史的沉淀与文化的韵味。这条中轴线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与灿烂文化的缩影。建筑遗产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与华夏祖先一脉相承。
那么,除了保护建筑遗产,怎样才能让蕴含其中的珍贵文化保持旺盛生命力并不断延续下去呢?这就需要提到社区在保护和参与方面所做的协同工作。
社区在思考城市身份与城市个性中展现出关键作用,并为人们如何对待建筑遗产定下重要基调。建筑遗产的修复与更新,既离不开社区的自主参与,亦可延续地方集体记忆,满足社区居民对公共空间的需要。
洛阳桥首创了筏型基础、浮运架桥、种蛎固基的造桥技术,成为中国古代四大名桥之一 图源:人文泉州
近年来,在中国世界遗产保护的发展过程中,社区的作用不断受到关注。社区对遗产保护的关注和参与成为促进建筑遗产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以泉州世界遗产保护与社区参与为例,泉州在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中持续探索社区参与,发挥“社区参与”的强大作用。
泉州认为,孤岛式的保护展示建筑遗产,留下的仅仅是历史实物,而非“遗产”。要将它们展示、利用并融入社区生活,要让社区赋予其使用功能,形成遗产与社区的共存关系。洛阳桥畔的桥南社区就是泉州活化遗产社区的重要试点之一。近年来,建筑遗产周边整体环境不断得到提升,千年古桥、传统村落、湿地生态呈现出“桥村江一体”的特点,千年古城的精气神也在此延续。
随着认识的深化和观念的更新,建筑遗产的价值和遗产保护的概念早已不再局限于建筑本身,而是扩展到历史文化框架、综合价值与作用以及可持续性等方面。
建筑遗产保护已发展成为一门涉及建筑学、规划学、历史学、考古学和社会学的专门学科。如何遵循当下历史名城建筑遗产保护的理念进行实践,如何探索和发展符合历史名城和建筑遗产特点的新保护理论和方法,平衡保护与发展之间关系,是我们未来还要继续面临的挑战。